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引发世界格局的深刻调整,将会重塑国家竞争力在全球的位置,重构人们的生活、学习和思维方式。高等教育,作为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的主渠道,如何才能不滞后于时代?成为近些年来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。
未来,中国高等教育将通过大力发展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,推动全国高校掀起一场“质量革命”,形成覆盖全部学科门类的中国特色、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专业集群。这里的“新”,主要是为了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要求,推进以新技术改造、提升、交叉融合传统学科,培养超越现有专业局限与学科局限,专业素养高、学术能力精、综合实力强、有创造视野、擅长跨学科协作的新人才。
在新工科方面,推动各高校加快构建大数据、智能制造、机器人等十个新兴领域的专业课程体系;新医科方面,开设精准医学、转化医学、智能医学等新专业;在新农科方面,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的涉农专业,布局适应新产业、新业态发展需要的新型涉农专业。新文科建设方面,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数据科学已经成为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中“新”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该学科是否能够成功发展的必要关键元素。
2016年2月,北京大学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、中南大学三所大学获得教育部批准,设立首批“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”,这标志性着专业数据科学教育在中国的起步。经过这几年的发展,已经有1000余所学校,纷纷开设“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”。而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等交叉学科的数据科学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。
前不久,一份《数据科学教育白皮书》在教育圈广为流传,获得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教授、中国人民大学统计与大数据研究院院长艾春荣教授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系主任王汉生教授、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周烜教授、AWS首席云计算技术顾问费良宏等多位行业大咖的认可和推荐。
这份将着眼点放在“数据科学教育”课题上的《数据科学教育白皮书》,由数据科学协同平台企业——Heywhale和鲸科技发起,并联合TDU腾云大学、AWS共同推出,通过丰富的行业研究数据,真实的教育实践案例,深度剖析数据科学教学流程中的痛点与机会点,为新学科教育工作者全面梳理数据科学教育知识体系、学习路径、产业实践及生态图谱。
这份白皮书对全球范围内的数据科学发展有具象化的分析,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与欧洲高校的数据科学项目部署形成了第一梯队,美国领先高校开设的数据科学项目总量第一,在保持3039所高校数量的绝对优势下,领先世界。欧洲国家整体推动数据科学项目力度领先全球,高校数据科学项目分布率平均达到了22.6%。中国以93个项目,58.49%的项目占比领先亚洲,考虑到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,中国的数据科学教育仍有待加强。
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(Sustainable
Decelopment Goals)全球前100城市的主要国家分布上,也可以看出高校项目与城市排名呈现关联,中国需要向欧美看齐,加大智能与信息投入。
不过,根据剑桥大学发布的2019年AI全景报告,中国和美国的人工智能生态已经相对较为成熟,中国数据科学人才的流失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,且人才增长率处于较为稳定的水平。再加上,中国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持续发力,从供给层面为数据科学的价值流通奠定了基础。也为跨学科的数据科学项目构建,提供了可能。
《数据科学教育白皮书》指出,数据科学教育项目有别于传统学科项目,需要具备协同性、整合性、敏捷性和生态化的特征,要完整地打造一体化的数据科学教育项目,需要完成4个阶段性任务以构建完整的教育流程:
①数据科学知识体系的掌握:完备的数据科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理论、数据治理;
②阶梯式实践路径与实战项目:分析管理云端化平台化;认知数据科学项目的负责性;团队协同与分工;
③真实行业场景中创造业务价值:真实场景价值;创新落地;多元背景团队的协同;
④开放生态的深度连接:生态玩家的有机结合;立体化流程搭载。
数据科学教育在中国依旧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,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如何与之进一步融合,教育生态的资源整合以及学生就业发展选择的路径中,同样存在诸多痛点。如何更好地衔接数据科学与传统学科,如何在把握教育方向的前提下提高科研效率?更多内容可前往和鲸科技官网领取《数据科学教育白皮书》。